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【来源:湖北日报】
湖北日报讯(记者严芳婷)6月13日,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“五进”展演走进武汉市东湖风景区,非遗传承人带来赫哲族伊玛堪、金华道情、恩施扬琴、平湖钹子书等曲种的精彩展演。
来自黑龙江的赫哲族伊玛堪带来曲目《木都力莫日根与希特》。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,形成于清末民初,是渔猎文化的重要遗存。其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,没有乐器伴奏。由于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,伊玛堪这一古老的叙事传统和口头艺术,成为该民族传承自己历史文化、宗教信仰、人文习俗等的重要形式,堪称赫哲族仅存的“活的历史教材”。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文化馆带来达斡尔族乌钦《赞库木勒》,赞美了达斡尔人像“库木勒”一样顽强不屈、生生不息的品质,同时书写了达斡尔人民全面实现小康,建设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望。达斡尔族乌钦也称“乌春”,意为“民间叙事诗”,它用达斡尔族语演唱,广泛流传于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群众中。乌钦多表现生产劳动、社会生活、反抗压迫、教诲劝诫等内容,一篇作品短则几段,长则上百段。
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带来恩施扬琴《镇船石》,讲述了三国时期的陆绩,为官一任、清廉一生,告老还乡时百姓含泪送别、依依不舍的故事。优美的唱腔、感人的故事情节,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。
平湖市非遗保护管理中心带来平湖钹子书《长寿仙》,让观众领略浙江民间艺术的魅力。钹子书是江南吴语区特有的地方传统曲艺形式,形成于清道光年间,现今主要流传于浙江嘉兴平湖一带。演唱者以竹筷自击钹子掌握节拍,曲调简单,具有吟诵风格,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。
“老远就被热闹的曲声吸引来了。我是第一次看少数民族的曲艺节目,虽然听不懂方言,但传承人们独特的服饰和说唱,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民族文化风情,很有趣。”武汉市民曹女士在人群中举着手机拍照。
本届非遗曲艺周将持续至6月15日,演出场次百余场,并通过曲艺“五进”展演,走进武汉市39个社区、学校、景区、机关和企业,为观众带来零距离非遗文化体验。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
关键词:
品牌